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元代策问的发展与特点
banner"
>
策问又称策题,是策试的考试题目;对策,则是策试的答卷。
元代的策问和对策,依据考试的不同类别,分别属于科举文献与学校文献。
策试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
汉文帝以政事书于简策,考问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直言极谏之士,要求其逐条对答作为施政参考,并借以简拔官员,此为策试之滥觞。
[1]自汉武帝接受公孙弘建议,为太常博士设弟子员习学《五经》,策试又成为太学考察博士弟子通晓经学、选拔任用的考试方式。
[2]因而,政事与经义,是汉代策试的主要内容。
颜师古《汉书注》即云:“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3]然汉代儒学定于一尊,以经义决政事,策问往往以政事与经义相贯通,对后世影响极大。
魏晋隋唐,释教玄风竞相煽炽,儒学式微,明经一科遂不为士人所重,而词章转盛。
宋朝理学兴起,《五经》《四书》乃重拾权威,为学校、科举之首务,政事、时务之指南。
元代以蒙古族入主中原,科举一业,风雨飘摇。
所行策问,则时务、经史判然两途,其旨固在保证统治民族特权,而终不厌汉族士人之心。
明清策问重新合二为一,回复传统,适见积势所趋,殆非人力所可违。
[1]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册,第127页;卷49《晁错传》,第8册,第2290~2299页。
[2]范晔:《后汉书》卷44《徐防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6册,第1500~1501页。
[3]见班固:《汉书》卷78《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0册,第327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他的按摩令无数异性着迷,他的针灸治愈多年顽疾,风骚白领业界精英江湖大佬,无不为之倾倒,身怀绝技的草根中医谢东凭一双巧手几根银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血泪挣扎生离死别,处处荡气回肠...
...
简介八年前满门惨死,幸存的他咬牙隐忍,潜龙在渊八年后强势归来,妻女遭受无尽侮辱,他忍无可忍,龙腾四海,只为护家人周全家族血仇之下隐藏着一场惊天阴谋,他一往无前,龙御天下!七尺男儿立于天地间,不仅要护一人,护一城,更要护一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