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本书决定一生
banner"
>
王岳川最早读《红楼梦》是在初一的时候。
那会儿正赶上“文革”
,这本书被列为禁书。
是县城中学的校长悄悄给他的,可能因为他是学校学生会主席的缘故,才得到如此待遇。
也许这件事对这位校长来说算不上什么,但对王岳川来说,却成了他一生的一个转折点,这部《红楼梦》对他以后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诗词曲赋他跳过去不读。
不是因为读不懂,而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只能借三天,所以王岳川只能一目十行地读。
读到晴雯死了,读到尤三姐自尽了,他感动莫名。
这是他第一次读名著,从早晨读到天黑。
晚上九点半就停电了,整个县城一片漆黑,只剩下王岳川被窝里有一点光亮,他打着手电躺在被窝里读《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还有对死亡更深切的看法。
在王岳川的理解当中,哲学就是学会死亡。
人面对死亡会很害怕,但是哲学慢慢让他明白了人总是有生有死,不管这个死是慷慨赴死也罢,唯唯诺诺害怕死亡也罢,但死的意义却不一样。
“一部《红楼梦》,整体地影响了我的生死观、价值观、爱恋观,而其中博大精深的词语对我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更是不可忽略。”
王岳川说。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一本《青春之歌》会对王岳川影响如此之大,王岳川说自有它的道理。
当初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棵“大毒草”
,但在他看来,这本书却是使很多人走向北大的一个桥梁。
最初,他读不懂里面的微言大义、豪言壮语,但是有一点却对他影响很大,那就是书中人物的精神气质,尤其是他们穿着长衫、围巾往后一背、脚上穿着圆口布鞋的那种朴素,让他对北大有了一种神往。
一本书能使一个偏僻的小县城里的小孩敢和北京大学这种宏伟的理想联系起来,不得不让人惊讶。
更何况那会儿王岳川还不知道大学为何物,大学有多大,教室有多大。
多年之后,王岳川终于实现了他读《青春之歌》时的梦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