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九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先质后文(第1页)

一、先质后文

banner"

>

在书法上,“质”

应该指书法艺术作为内在基础的骨力,有人称为神采,有人称为风骨。

“文”

则指书法外在的表现形态,可释为风貌。

质文之辨,一直是中国艺术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唐代之后,书法艺术关于“质”

、“文”

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在艺术上是先追求质朴无华,讲究内力、不尚外表,还是先追求绚丽华美的表现美,崇尚一定的外在效果。

唐代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其《六体书论》中曾云:“古质今文,世贱质而贵文,文则易俗,合于情。

深识者必考之古,乃先其质而后其文。”

为什么在书法上要提倡“先其质而后文”

呢?这种欣赏理念无疑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比张怀瓘早上数千年的哲学家老子曾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大巧若拙”

、“大味必淡”

、“大象无形”

、“大音稀声”

等命题。

巧到极致便是拙,味到极致便是淡,象之极者则无形,音之极者稀声。

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家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就像儒家学说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样。

不但历代的研究书法理论乃至文学理论、绘画理论者,都多重质而轻文。

在“质”

与“文”

不同的欣赏口味上,虽然有过不少的争论,但历来备受推崇,被认为是艺术至高境界的总是对于“质”

的追求。

书法家均注重自然意趣的抒发,而不拘泥于视觉形态的外在对应,不但不欣赏刻意求工,更对矫揉造作深恶痛绝。

在“镂金错彩”

与“出水芙蓉”

的两种欣赏口味上,中国的书法家无疑选择了后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