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杨明远
banner"
>
杨明远(1921—1988),又名杨市钊,安徽定远人。
早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43年到重庆,先后任职于李家沱工业区小学、重庆育才学校小学部,并担任过陶行知的秘书、生活教育社干事兼《民主教育》编委。
1946年6月到安徽凤阳临淮关中心国民学校教书,7月20日到上海,任大场山海工学团教导主任和副校长等职。
1949年任大场山海工学团校长。
不久调任大场区政府文教科长。
后又历任虹口中学、唐山中学、飞虹中学、静安区向群中学校长等职。
1979年任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曾任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等职。
本卷收录《陶行知二十六国行》,翔实地叙述陶行知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时对二十六国的考察活动。
作者结合当时中外报刊、陶行知著作和当事人的口述访谈,还原了陶行知此行历时一年半期间的主要活动。
作者分四个部分对陶行知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26国访问情况进行了叙述。
文章开始介绍陶行知出行前国内媒体的有关报道,以及陶行知在出行前为号召国内一致团结御敌、联合抗日所作的努力。
然后对陶行知在欧洲出席一系列国际性会议作了简述,除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外,还有两年的时间陶行知都是为呼吁联合抗日、寻求国际友人援助而奔走。
尤其是在美洲期间,陶行知“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进行宣传、组织工作,促使华侨团结起来,支援祖国抗日救亡,同时争取国际友人的同情援助”
。
结束美国长达一年半的考察之后,陶行知回到欧洲,三次瞻仰马克思墓,并前往非洲埃及、亚洲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进行考察,宣扬教育学说以及抗日救亡主张。
全文认为陶行知不仅是一位为人民办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关心祖国命运和民族解放的民主战士,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研究陶行知思想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一代兵王,为替兄弟复仇越境入狱,五年后回归都市大哥做了上门女婿,被连连欺辱!自己因为入狱的身份,被所有人鄙夷!却不想自己的亲生父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京都豪门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