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勤学如春起之苗
banner"
>
心志于学,持之以恒,自然进步有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本来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的壮志,因为受到压迫而结束仕宦生活,隐逸田园。
某一天,乡里一位年轻的读书人向他请教为学之道。
“晚辈十分敬佩先生的学问,不知道读书求学可有什么妙法?”
“为学,哪有什么妙法。
你可听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做学问没有妙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一脸肃然地回答。
读书人听了仍是满面疑惑,陶渊明便带着他走到屋外田园边,指着其中一棵禾苗,说:“你仔细瞧,看看禾苗是不是在长高?”
读书人凝视半晌,只见禾苗和原来一样:“晚辈没有见到禾苗长高。”
“年轻人,这禾苗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没有察觉到。
读书也是,学问得一点一点地累积、增长。
只要勤学不辍,持之以恒,自然日久见其功。”
随后,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石,问:“你看这块石头,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磨损的凹面,是在哪一天磨成的?”
少年摇摇头,不知何以故。
“这是农夫们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磨锄,凹面也随着年岁渐渐磨损而成。
同样的,学习一旦中断,所学的知识,就会不知不觉慢慢遗忘。
犹如磨刀石不见其损,但日有所亏。
所以,为学之道无他,只有持之以恒,日日用功。”
陶渊明自觉读书没有什么秘诀,而为这位读书人写下: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不学则不会进步,只要有心志于学,持之以恒,自然进步有成。
又譬如烧火煮水,如果不能不断添加柴火,水就无法烧开。
无论为学或修道,都应耐烦有恒,精进不懈,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自然能有一番成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女侠且慢,你可知我是什么人?知道,女帝身边的宠臣,反贼头目的相好,江湖名门的少主。脚踏三只船,我砍得就是你!已有万订完本作品世子很凶仙子很凶,质量人品皆可保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看老书。...
...
一个山村的少年,意外的重生,使他回到了洪荒时期。他是盘古的兄弟,却又成为了女娲的师弟。圣人与他为敌,那接引准提更是被他用混沌剑劈死了。四处树敌的他将如何面...
...
...